2024 年度混音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两款插件:Metric Halo 家的 MIX Head 和 MBSI

叮咚音频黑五来袭:今年软件最划算的折扣,错过再等一年!

续写传奇性能:Sennheiser MD 421 Kompakt 紧凑版全能麦克风评测

Alctron MP73EQV2 麦克风放大器 / 通道条评测:重现 Neve1073 的传奇声音

Ample Sound 发布「鼓-风雷」音源

ED206 话筒的变与不变——浅谈对入门级设备看法的转变

Onlin Lee 添加于 2020-09-01 ·

分享到微信

暂无评论


人是会变的,变的既会是躯壳也会是观点和思想。30岁的我们不能奢望仍有20岁的天真和肤浅。

今年生日朋友送了我一支ED206,收到后颇为感慨,时过境迁,它划归到了独立的EDMiCN品牌下, “FEILO” Logo也换成了新的“ED”立体牌,有种熟悉的陌生人之感。

我从2014年开始接触录音设备,到现在已有6年的光阴。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回头看以前印象中的事物,总有种错乱感,这种认知上发生的变化,很奇妙。


【我の小印象】

对ED206最早的印象来自于多年前的网络论坛和贴吧,当时的感觉就是“火”,网络上不断的有人在推荐它、讨论它,有肯定、也有否定,这些言论中提到最多的词有“亮”、“薄”、“性价比高”、“千元首选”等等。而当时对于它声音的描述,“亮”和“薄”似乎占据了主流,不管用过的、没用过的,几乎都会提到这两个词。


2015年我从朋友处借来了一支ED206, 录完后理所当然地跟朋友讨论道:“嗯,它很亮,薄,不够扎实!”

于是作罢了想拥有它的想法。

2020年的今天,我重听ED206的录音,忽然觉得应该重新审视下自己对它的看法了。


【我の小看法】

先扯远一点。很多麦克风都会把高频提升一部分,这个优良传统【据说】承袭自U87——当年Neumann提升了一部分高频后,大家发现录制人声更贴耳舒服,便纷纷效仿。这种方式也成为现今多数厂商都在应用的“小撇步”,不过提升的具体频段不尽相同。
那为什么入门级麦克风这么做以后,就不讨喜了呢?

因为还有三频衔接和分布的问题。我们都希望自己手里的麦克风低频清晰、中频扎实饱满、高频优美。但能完全实现这三点的麦克风都不便宜。
大家对入门级麦克风,特别是国产入门级的评价多是“亮”、“闷”、“土”、“干”、“没有质感”。

“亮”是因为提升了高频,中低频又欠缺。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好比一个只有八九十斤的180cm的男生长了一颗很大的头,势必在观感上会显得头很巨大。“闷”是因为做不到三频扎实清晰,中低频糊在一起。其实“闷”更麻烦,宁愿整体亮一点也不要中低频不清晰,因为录音多了以后,就会明显的感受到,清晰干净的干声是多么重要。

而“土”、“干”和“没有质感”这类评价,有待商榷。购买和使用国产入门级麦克风,并做出评价的,多数是刚入门的用户。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听感,所以往往会被“前人”的说法牵着鼻子走,一如我曾经对ED206草草做出评价一般。


而且亚洲人的发声方式,大多是比较浅薄的,期望能出来像网络上中高端麦克风试用视频中的专业人士、特别是欧美歌手一样的声音质感,是不太现实的。这也是我们经常在各大品牌的试用视频中看到黑人歌手的原因——先天优势。


【我の小想法】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推荐:“你的声音清亮,用个清亮的麦;你的声音厚实,得买个厚实的麦。”私以为,如果声音已经很细很亮了,再用个亮的麦,是不是会变得更细亮?选择麦克风最好取长补短。如果有预算能上个三频均衡、声音通透扎实的“万金油”,当然巴适;预算不足,就选择跟自己不矛盾的、最好能帮助你的麦。

说回ED206,多年前我觉得它不适合我,听起来又亮又薄。现在想想,一方面是他人的言论已经让我在心里对它有一个基本的看法,试用时发现它出来的声音跟我平时听到的不一样,便否定了它。


可随着我录多了、听多了自己的声音后发现,我的声音比较笨重、不通透,还有点沙,用提升一部分高频的麦,反而可以增加亲切感。现在回头听ED206当时的干声,其实是舒服的。当时不懂,觉得好的麦干声听起来应该是厚厚的,这样才温暖有力量。后来用了不少“名麦”后,才渐渐扭转了这种错误的声音认知。


【我の小转变】

说了许多,设备还是得用起来。既然收到了新的ED206,据说更换独立品牌的同时还进行了小小的调整,来听听如何吧。

入门级麦克风的测试就该用入门级用户的惯用方式——话筒搭配入门级声卡的集成话放(当然配好的话放或者高端卡肯定更好)。本次用卡是著名的国际销冠小姐——斯嘉丽2i2(二代)。


录制环境是卧室,用了防风屏(自己加了顶盖,三面环绕),背后是窗帘,距离麦克风2拳,话放增益1点钟方向。

得到如下干声:

【清唱1】: 

https://pan.baidu.com/s/1Ca_CHGz-R52uexZBbODtmw
提取码: t4vw

从主观听感上说,我觉得还不错,没有以前“印象中”的薄和亮的感觉,整体比较圆润。因为高频有所提升,我的干沙音色多了些亲切的贴耳声,同时也提醒我以后用的时候要注意口水声的控制。中频和低频也没什么问题,甚至在入门级里算听起来饱满的。低频如果再干净点,整体就会更清新舒服。不过,这个价位低频干净清晰的麦克风可以说是“零”,好多中端麦克风低频都不算很干净,何况这里面还有人声和话放的问题。


再从观感上,看看波形&频谱频率图吧。

可以看到,我录的波形其实很小,但听起来声音还是很集中和清晰的,这是优点!

好多麦克风灵敏度比较低,声音又发散,搭配声卡集成话放的话,增益可能得调到3点甚至以后,结果就是环境音很大,底噪也不小,波形够了人声还不突出,听起来没什么能量的感觉。

【清唱2】:

https://pan.baidu.com/s/1lO06XWATTVQ6Sw0dFQfWpQ
提取码: 5rqb



这一段,声音听起来有种温暖湿润的感觉,我干沙的嗓音润泽了不少,后面升key后也没有炸耳的声音出现,声压级还是不错的。当然我的口水声问题依旧,以后真得多多注意了。

从官网找来了频响图,可以看出,ED206基本平直,高频部分提升了一点,跟我的实际听感也接近。
做个结论的话:作为这个价位的麦克风,ED206是合格且不错的,整体平直,高频略提升,声音比较饱满。除了本身齿音非常明显的女声以外,其他人声应该都没什么问题。如果你有一支ED206,就先别折腾了,好好的使用它、感受它,跟它好好磨合。

【P.S.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哦。有关声音的感受其实都是偏主观的,只能努力做到基本客观。】


【我の大废话】

最后,唠叨几句吧。

对于日常录音的朋友,特别是刚入门的,与其在差不多价位的设备里划水,不如先解决下自己的录音技术和唱、说的问题。
一套专业品牌的设备,即使入门级也不太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好的设备固然能让你锦上添花,但前提是你有“锦”。如果出来效果不满意,考虑下是不是自己可以先做出改变?好比我听过自己这个ED206的录音后,会觉得口水音有点明显,那日后注意点就好了,而不是通过换设备去规避问题!(当然,如果你的口水声可以跟童丽发烧碟里一样好听就不需要规避了。)

如果录和唱都没有问题,再来考虑预算和设备的问题吧,不然很容易陷入来回升级的死循环。

好用的设备是用出来的,不是换出来的。

文章出处 https://www.midifan.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