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度混音师应该重点关注的两款插件:Metric Halo 家的 MIX Head 和 MBSI

叮咚音频黑五来袭:今年软件最划算的折扣,错过再等一年!

续写传奇性能:Sennheiser MD 421 Kompakt 紧凑版全能麦克风评测

Alctron MP73EQV2 麦克风放大器 / 通道条评测:重现 Neve1073 的传奇声音

Ample Sound 发布「鼓-风雷」音源

音频工程师应对创作疲劳的 5 种方法

TinG 添加于 2022-11-18 ·

分享到微信

暂无评论


我一直相信,音频工程是需要时刻追求创造力的工作。虽然录音棚里的艺人可能会觉得,音频工程师对着各种推子和旋钮搞来搞去,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很“艺术”的事情,但我需要提醒你一下,对于找出像完美的均衡设置的这类工作来说,要实现创造性的效果并不需要做得太过疯狂。

当然,这还是往好了说。往坏了说,音频工程师会感觉自己就像机器上的齿轮一样,或者仅仅是帮助艺人们在电脑上实现他们想要的感觉的“小人物”而已。这种感觉就像机械的重复性工作一样,会让人精疲力尽,而且并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般炫酷。

与创作疲劳做斗争,是音乐制作领域的常态。因为我们经常需要在紧张的时间安排下,进行长时间的工作,所以应对创作疲劳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和那些能带薪休假的有津贴的工作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下面,有一些我用来应对创作疲劳的个人最喜欢的方法,它们可以帮助你每天都保持创造力。


1. 更换设备和插件

出于各种合理的原因,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设备,比如必用的人声麦克风、简洁好用的压缩器或用来适量增加声音特色的均衡器。能有自己所依赖的、用来获得想要的声音的设备或插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浪费客户的时间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选择也并不是什么很好的体验。

但话虽如此,没有人(真的没有人!)可以每天都持续产出完美的混音作品。即使是技艺最娴熟、最受人尊敬的工程师,在工作了数十年后,依然会觉得需要继续磨练自己的技术。

我认为,在任何伟大的录音作品之中,都有好奇心和探索心的存在。当我们听到艺人在麦克风前不断惊叹其效果时,那种惊喜和激动的心情是非常难以克制的。你的角色是“技术人员”,并不意味着你就要被排除在音乐制作中最激动人心的过程之外。

我发现让自己保持参与感的秘诀在于,在工作时学习新的工作方法。这没有比强迫自己放下最喜欢的工具更有效了。

下次你再遇到做过无数次的工作时(例如设置鼓组麦克风或创建效果链),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做!你可以使用不同的麦克风、不同的摆位,或者使用不同的压缩器。毕竟树挪死,人挪活,遇到不喜欢的你可以尝试改变。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使用不同的麦克风、插件和工具,也可以很好地完成工作。

如果你已经长时间没有改变过日常工作流程,那么在使用新的工作方法时,可能就会发现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我就发现自己现在每做一个新工程,听觉就会更加敏锐一些。我还发现,自己会经常从已有的设备配置中获得新的灵感。


2. 在音乐之外培养一个爱好

如果你从事任何音乐行业中的某一专业领域,那么,在某场派对中,就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在了解了你的谋生方式之后,会发出“哦!这一定很有趣!”的感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很自然地承认确实是这样的。在大部分时间中,音乐制作确实是很有意思的,至于剩下的部分就没必要特意表现出来了。

不过如果你需要每天花8-14个小时盯着Pro Tools工程,才能付清自己的账单的话,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音频工程师的无聊之处。工作就是工作。其他人作为业余爱好的事物,你能把它做到专业的境界,这固然很炫酷,但日复一日地做同一件事也是非常令人疲劳的。

没错,能从事音乐行业确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这里面有很多竞争,而且不要忘了,制作音乐本身也是一件很帅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想要在朝九晚五(或任何你自己的工作时段习惯)的工作中保持一贯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也是非常不现实的。

若你还没有一个能让自己感觉到生活激情的爱好,并且觉得录音工作要比长时间亢奋还令人精疲力竭的话,或许就该找找另一条出路了。我发现,做饭这件事有着很多释放创意的潜能(关于这一点我还有很多想说的)。我会背上背包,只要一有时间就冲向大自然。最近,我还在试着学习Tiki鸡尾酒的做法。而且,和大家的“好朋友”扎克伯格一样,我还是熏肉的重度爱好者。

我的发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们,但在我看来,如果你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中,那么能在音乐之外找到让自己愉悦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些事情能避免使用屏幕,那么就更好了。如果还能让你享受到阳光和汗水,那就是极好的。


3. 尝试平时工作之外的音乐风格

不知道你们怎么样,我现在是不能再纯听音乐了。我10岁的时候,可以对着音质很差的小收音机,听上很久的涅槃乐队,还能津津有味,但现在就完全不行了。

今天我听到一首歌时,会听鼓的录音、贝斯的地位、主唱人声在混音中的远近、声像、压缩的涌动,还有许多人声叠加时的频率累计效果。我会想象自己需要怎样做才能实现和人家一样的声音;我还会好奇自己能不能做出不一样的效果,或者能不能从中获得一些灵感。

我还发现,在听和自己平时工作的风格不同的音乐时,这些思考与算计就会少很多。如果我的耳朵不去评价制作过程中的种种细节,那么我的大脑甚至就不会尝试分析。这样是极好的!

当然,对于磨练自己的技术而言,去听自己工作的曲风是很必要的。而且,你之所以会选择某种曲风,大概率也是因为你喜欢这种音乐。但关掉我们大脑的“工作开关”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工程师,其它职业也会需要这样的做法。许多人在工作之后,都会选择用音乐来放松身心,这是很好的。但如果你的工作就是音乐,那么就意味着要在音箱前听很久的音乐,工作完成后要继续在音箱前接受音乐的冲击,这时如果还听同种风格的音乐的话,就会很难让自己放松下来。


4. 外出体验大自然,并关掉手机

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更换欣赏的音乐的类型,固然是很好的,但更好的做法,却是远离音乐!

不过这时,你又会遇到各种其它的“噪音”。比如警笛声、直升机、汽车警报、冰激凌车、狗叫、小孩尖叫等等...简直太烦人了。

那么你知道去哪才能摆脱这些烦人的东西吗?其实森林、大山、沙漠、湖泊,任何能让你亲近大自然的地方都可以。你自己按喜好去选就行。你需要去到比停车场附近的野营区域更远一些的地方才行,因为这里是有小孩的尖叫声和狗叫声的。你应该找一条小路,或者消防小路,或者直接去湖边才对。

那么,这时你能听到什么声音呢?鸟儿的歌声、松鼠此起彼伏的欢乐言语、涓涓细流的小溪、以及风扫过的痕迹...或许还能感受到因在某音乐节站得离音响太近而导致的耳鸣声。

我认为,将自己从人多的地方解脱出来,并享受被大自然环抱的感觉,是有着特定的好处的。不过这种感觉对你而言可能会很模糊。但如果你的工作就是声音方面的话,定期远离人造的声音,会对你的精神状态带来极大的不同,并且会深刻地改变你的工作方式。

请务必远离你家中的耳机和蓝牙音箱,我们现在已经活在别人制造的噪声中够久了,甚至都无法区分出这些产品带来的危害。真正的宁静是很可贵的(虽然不是绝对的寂静,但我的意思是足够接近的那种);而我们的日常生活却无法接触到这种宁静。一定要去寻找这种宁静,然后看看自己的感受如何。


5. 加快工作速度,相信直觉

我个人非常赞同DJ Ricky Bobby和“刺猬索尼克”的那种混音理论,那就是:尽可能快。


我最近混音时用的一张图片

为什么要快速操作?我是要逃离什么事物吗?让我来告诉你们答案:是的!我所尝试逃离的,正是听力疲劳。回头张望,有看到听力疲劳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你吗?它马上就来找你了,所以你最好快点行动起来!

正因为我不知道自己的耳朵能坚持多久,所以我才一直保持紧张。而快速工作是有着一定的好处的。这对于音乐制作新手而言,听起来可能比较吓人。因为他们会不断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选择,这些选择是否会毁掉整个混音。

但这并不是理由,我会用以下回应来反驳这一点:如果你持续工作的时间足够长,长到耳朵都无法辨别出混音中的问题呢?如果你花上45分钟去独奏某一轨道,试图听出10ms和20ms的压缩器启动时间的不同等等...那么你就会听不到鼓组上突出的中频、Lead Synth的尖锐感、以及人声缺乏能量和激情的感觉。如果你忽略这些问题足够长的时间,那么我敢保证,你会再也注意不到这些问题。

然后你猜会怎么样?你会开始做出一系列错误的决定,这些要比你在10ms和20ms的启动时间上做出的坏决定所造成的影响还要坏得多。你所做出的这些错误的决定,会进一步催生更多错误的决定,然后等你坐在车里,听到自己的混音惨不忍睹的时候,绞尽脑汁都无法想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于是又要回到开头重新进行混音。

当然,我这个说法可能有点耸人听闻,但我敢打赌你们中间的某些人肯定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形,我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可能很难以理解,但重点就是,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比如你可以尝试某支麦克风,不喜欢的话,就可以立马换另一支,如果这支你喜欢的话,那么就用,没毛病的。然后对于效果器,你可以调到自己喜欢的最大位置,然后停止调整。如果有任何你不确定是否会带来积极改变的事情,那就不要做。

我意识到,如果你们是音乐制作新手的话,那么我今天所说的东西看似很轻松,但做起来就不一样了。当然我也理解,静下心来考量每个决定,是你学习混音操作细节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是你们需要了解这样一件事情:如果你已经花了半小时去调整混音中均衡器的每一个频段,那么若想获得更好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你还要再花上半个小时去这样做,而是需要你去听那些能立刻产生效果的操作,并快速向前推进。

然后你猜怎么着?现在你所做的,就会比你预想中取得更好的结果。


总结

梦中的工作,实际远比自己想象的更令人疲倦,这是所有人非常难以意识到的问题。不过幸运的是,通过正确的思维,很容易就可以打败创作疲劳。我们作为音乐的创作者,本身的工作是非常炫酷的,只不过我们需要找到维持初心的方法罢了。



本文出自《midifan月刊》2022年11月第200期

 

可下载 Midifan for iOS 应用在手机或平板上阅读(直接在App Store里搜索Midifan即可找到,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直接下载),在 iPad 或 iPhone 上下载并阅读。

 


暂无评论